2025年4月10日上午,學校黨委書記李春模,學校黨委常委、副校長樊正康率學校黨政辦、護理學院、中醫與康復養生學院負責人赴臨床醫學院(附屬醫院)開展專題調研,本次調研圍繞大健康專業群建設、人才培養及健康產業等方面深入探討。臨床醫學院(附屬醫院)班子成員,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與調研。
調研會上,臨床醫學院(附屬醫院)主要領導就立足醫養+康養+社區聯動,整合高校教學醫院資源,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體系進行匯報。
李春模對臨床醫學院(附屬醫院)近期的工作開展給予充分肯定,聚焦學校大健康專業群建設和醫院今后的發展提出幾點要求。一是統一思想、整合資源,打造“醫養結合”服務高地。臨床醫學院、護理學院、中醫與康復養生學院要主動適應當前大健康發展趨勢,構建“醫療—康復—養老”一體化服務體系,主動探索“智慧養老”場景應用,以小切口撬動大項目,做好規劃和轉型。二是謀篇布局、下沉基層,創新居家養老“校地協同”模式。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需求,附屬醫院要主動聯合護理學院、中醫與康復養生學院共建“健康管家”團隊,以“家庭需求+基層網格化服務”為導向,為居家老人提供定期巡診、用藥指導及日常家居服務。同時,要依托大健康服務管理平臺搭建“線上問診+線下驛站”雙通道:線上開通老年專屬健康咨詢端口,線下在社區、小區設立健康驛站,開展慢病管理、康復訓練及心理健康干預,形成“醫、護、養”聯動閉環。三是聚焦發展、產教融合,培育“復合型”醫衛人才。早行動,要圍繞健康中國戰略需求,結合學校重點發展方向重構醫衛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。早轉變,以課程設置、實踐教學環節和社會實踐為導向調整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。早適應,要將臨床實踐環節前置,強化學生全周期健康服務能力,主動適應社會需求。
此次調研為校院協同發展指明路徑。未來,臨床醫學院(附屬醫院)將以大健康服務管理平臺為樞紐,在“健康服務”與“基層醫療提質”領域打造特色品牌,為區域民生福祉與健康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。